什么是紅外LED?
???紅外LED是可以發射紅外光的LED。
也稱為 IR-LED 或 Ir-LED。 IR代表“紅外線”,是指波長比紅色更長的光線。 LED是“發光二極管”的縮寫,是一種在施加電壓時發光的二極管。因此,紅外LED是可以發射波長約為700至1,500nm的近紅外光的LED。
紅外線透明度高,不易受障礙物影響。由于人眼看不見,因此常用于信號傳輸和接收以及作為各種傳感器的光源。還有其他紅外光來源,例如激光,但 LED 的獨特之處在于它們可以大規模生產。具有壽命長、抗沖擊力強、價格低廉等優點。
紅外LED的應用
紅外 LED 應用于各種場合,包括日常生活。以下是紅外 LED 的用途。
- 遙控操作電視和空調
- 安防攝像頭光源
- LiDAR 和TOF 相機光源
- 樣品中的水分測量
- 夜視攝像頭光源
- 高爾夫測距儀
- 用于智能手機和移動電話通信
日常生活中我們最熟悉的產品就是電視、空調等遙控器。由于它可以在不被人類感知的情況下進行投射,并且對人體沒有負面影響,因此也應用于日常用品。
紅外光也常被用作測量光,因為其透過率高且受障礙物影響較小。 LiDAR 是“光檢測和測距”的縮寫,是指使用紅外 LED 的距離感測方法。它正在為自動駕駛汽車等應用而開發。
紅外LED原理
無論波長如何,LED 的發光原理都是相同的,并且基于半導體的 pn 結。當電場施加到p型半導體時,空穴移動,而在n型半導體中,電子移動。就能量而言,n型半導體中存在的電子具有較高的能帶,與p型半導體中空穴存在的能帶產生間隙。
如果在這里施加電場來擾動電子和空穴,電子將從n型能帶躍遷到p型能帶。結果,電子和空穴碰撞,產生與能隙相對應的光和熱并消失。由于能帶隙根據半導體的成分而變化,因此可以通過組合材料來調整發射波長。
砷化鋁鎵 (AlGaAs) 通常用于輸出近紅外波段的波長。一般來說,紅外LED還存在發光效率比可見光LED低的問題。